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約旦月亮谷Wadi Rum

出境以色列我選擇由南部Aqaba關卡入境,雖然中部King Hussein Bridge方便許多,但是因為我不打算在安曼觀光,再加上Wadi Rum的沙漠旅行團及佩特拉都在南部,就決定繞一個逆時鐘方向,不浪費任何時間在交通上。
我們選擇直接搭計程車到關卡最前面。當時雖然是早晨八點,但是已經有一團觀光團及一些背包客在排隊等候,首先會在第一個窗口繳交以色列到約旦的離境稅(106NIS),可以以美元、歐元等支付,但是匯率不會太好看。
接下來到第二個窗口蓋章及獲得通行證。手續都完成後,步行到真正的關卡,印象中有稍微檢查行李及詢問一些問題,就會見到Welcome To Jordan的大門,實質性地出境了。
我們的計程車等候在門口,他是一個不太會說英語的約旦男人,他要載我們去Wadi Rum與我們的沙漠旅行團會合。經過多方比較後,我選擇了Attallah’s Camp。與我聯絡的人便是Attallah,他英語流利而親切,有一個還走路搖搖晃晃、不太會說話,但已經學會大聲嚷嚷他名字的兒子。

我決定的行程是:Full day jeep with Camel Tour with Overnight,一個人是80JD,將近3500元台幣,涵蓋三餐、沙漠一日遊、滑沙、騎駱駝及在貝都因帳篷過夜。如果是不想要和人併團的話,一個人要再加上10JD。

Wadi Rum是約旦最大的山谷沙漠,因為特殊的風化岩石地形又稱為月亮谷,也因為紅色的沙地在日落時呈現的顏色而稱為「酒紅色山谷」。這孤立的區域非常不適合居住,只有幾千名貝都因村民在此長期生活,也因此,沒有大型基礎設施,除了貝都因人的帳篷外,只有少許的水泥商店及房屋,完整的保留了這片沙漠的原始性。

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T E Lawrence在此紮營聯合阿拉伯軍隊對抗鄂圖曼帝國,也因此許多景點都與Lawrence有關。

與Attallah會合後,我們認識了接下來將一起行動的旅伴:Yoshiyuki Goto,英文流利的日本男孩,曾來台灣交換,不太記得到底是哪所大學,在他的交換期間學會了一點點中文。我們一起騎駱駝到Lawrence Spring。

勞倫斯之泉離村莊僅兩公里左右,我騎的駱駝是貪吃鬼,一直分心去吃草吃雜物,導致這兩公里走得超級漫長,坐在上面完全喪失耐心,要不是不知道怎麼從駱駝上下來,我寧可用腳走。勞倫斯之泉在小山壁頂端的一棵樹上方,水透徹沁涼,但是要看到這攤小汪泉,來回大約需花一個小時攀爬,我們就順著不諳英文的導遊的指令爬上去,(他讓我們從駱駝上下來後就指著那棵樹說“You go up!”)一路上遇到下山的旅客就問他們還有多久,這導遊可是什麼都沒跟我們解釋!幸好沿途的旅客不只告訴我們這山壁到底是什麼來頭,還指引我們一條比較容易攀爬的路。
觀光客大叔の拍照術

下來後我鮮少運動的肌肉都開始哀嚎,我不敢相信這只是第一個景點,根本折騰死我了!我們後來在旁邊搭建的小棚子裡用了午餐,運動完後特別的餓,我們完全不管不顧的將食物往嘴巴塞。這小棚子應該是往來旅客的必經之地,許多旅人友善的打招呼、聊天,而有些我們在這24小時內還頻繁的碰頭。

此趟旅行我最不滿意的便是這名不太會英文的導遊,他很年輕,很負責任,也帶我們去了所有的景點,但是我沒辦法跟他溝通,每每我對景點提出新的問題,他就聽不懂。我問他待會要去哪裡,他也沒辦法回答,讓我真的痛苦死了,我是個很喜歡在旅行中跟人聊天的人,但是在這沙漠團裡除了欣賞風景之外,完全沒辦法再多深入了解Wadi Rum,尤其這導遊還是個貝都因人啊!無法從活生生的貝都因人口中得到第一手資料,真是令人扼腕。

我們接下來也爬了許多不知名的石頭橋,在嘗試過數次後,我完全自暴自棄,放棄跟這個導遊交談,完全成了上車吃沙、下車拍照的懶惰觀光客。

身為一個全身協調能力不好的人,滑沙這種事一生一次就好了。從沙上溜下去時完全沒有辦法享受,腦中滿滿是:
「啊啊好快啊」
「天啊好像往左偏了我應該要右傾一點」
「呃好像有點卡住」
「哎呀跌倒了」
「完全不痛但是沙子好燙啊」
跌倒的我
嘗試滑沙完全敗興而歸,但是會滑雪的Goto表示得心應手,很開心的玩了許多次,但是白衣白褲的他終於盡興後就像是滑壘的棒球選手,滿身紅沙。不過應該沒人期待在沙漠中還能乾乾淨淨吧?不知道穿白色衣服的Goto出門前到底在想什麼呢?(友:可能想反射陽光吧)

車子開一開,忽然停下來了。我們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央,感到莫名其妙,這時另一台吉普車也在我們車邊停下來,他們的導遊說:看啊!是駱駝群!
我們看見一群駱駝走向我們不遠處的一處沙坑,一隻接著一隻在沙坑處打滾,翻起陣陣紅煙。旁邊的美國男生說:「哎呀,我們看到他們洗澡了!我覺得好害羞。」

於是我們就在駱駝的公共澡堂合影。
法國男生:「快點拍啊!不然下一批駱駝就要攻擊我們這些非法佔有他們浴缸的人類了!」

黃昏時,導遊帶我們去拍日落。要看日落還是要爬一段岩石,身為一個輕微懼高症患者,我當場真想提議我就坐在下面看,但是看大家每個人都身手矯健,我還是捏著不存在的OO爬上去了。上面是個平台,大家或站或坐,或愜意地躺在石頭上休息。我坐著發呆等日落,這時忽然有個拿大砲的三十歲左右男子接近前面一對卿卿我我的情侶,他說:「嘿!我可以為你們拍一些照嗎?」
那對情侶靦腆地笑起來接受了,攝影師便拍了一系列親吻的照片。
雖然沒有辦法看見照片,不過光想也能感受照片中的浪漫與美好。

夜幕低垂,我們回到營地享受貝都因晚餐。我個人不太喜歡當天所準備的食物,但是非常喜歡貝都因紅茶。一般的貝都因紅茶太甜了,他們有在旁邊準備無糖的,我是2:1的比例一直續杯。貝都因人們開始唱起民謠,跳著舞。遊客們有些人抽著水煙,有些人低聲聊天,我躺在小墊子上看著星空,喝著暖呼呼的紅茶,營火火光搖曳,真難以想像我竟然已經在約旦的沙漠裡了。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以色列國內航班Arkia SDV-ETH

我訂了晚間從Tel Aviv到Eilat的飛機,機票很便宜,只要三十五美金,而且飛行時間僅一個小時。雖然巴士可以欣賞沿途風景,但是想到五個小時的車程,立刻感覺腿酸屁股痛,而且我又是個上交通工具會瞬間酣睡的人,這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也沒有。

坐上Sherut後我對著司機確認我要去的機場後,付了車資,為求安心我又問了旁邊的老婦人我是否搭上正確方向的車。但是我對於不知道意思的字都很容易亂記,雖然不像我媽媽把「阿聯酋」改名「阿酋聯」、或者是「廣源良」「廣良源」傻傻分不清楚,但是Dov Hoz這名字對我而言就非常不友善,這不,問的時候立刻顛倒了:「請問,這台車開往Hov Doz Airport嗎?」

要當地人辨認出這個字實在是太為難他們了。老婦人沒聽懂,不過她立刻抓住了一個關鍵字,「Airport?你要去機場嗎?」

「Airport, we are going to Eilat.」我強調是國內航班。

老婦人果然了解了,她點點頭,重複:「Nemal Hateufa Dov Hoz,妳要去的地方。」

我連連點頭:「就是這個機場。」

「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機場的名字是Nemal Hateufa Dov Hoz。」老婦人說,於是我又亂念一通。老婦人耐心的教我,我們大概來回了三四次,我終於把全名念對了。老婦人告訴我下車後如何走作為正確唸出機場名稱的獎賞,簡略地閒聊了幾句後,她便催促我要下車了。

Sherut堪堪停在機場前,我們下了車後,先通過一次非常快速的護照檢查(只是隨便翻過)後就往裡頭走,到達一個非常小的國內機場。雖然規模不大,不過安檢程序依然嚴密。

我行李不多,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簡陋,一個40L左右的後背包裡面裝兩套衣服、最基本的盥洗保養品及藥品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安檢順利的通過後,海關人員向我問話,我自是有備而來,文件齊全擺在他面前,簡單問了幾句後就讓我通過了。

我旅伴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的行李箱被整個打開翻查,沒吃完的食物被分開置放在另外準備的紙箱內,海關人員用了將近半小時盤查她。幸好機場空間很小,我就坐在旁邊的咖啡廳點了杯Iced Coffee等她,接收她三不五時投向我的無奈目光。
無奈的旅伴在等待海關人員檢查
我旅伴終於搞定所有事情後,飛機也差不多可以登機了。我們排隊上接駁車,小巴士開了一段不算近的路程後停在一台小飛機旁。魚貫上了飛機,雖然不是飛往蘭嶼那種十六人座飛機,不過也算是非常袖珍。進去時迎面而來一股屬於廁所的臭味,而且設計十分古怪,許多乘客的登機箱都塞不進行李艙,空姐也見怪不怪,高舉著手使勁推塞,神奇的是真的都可以塞進去(當然把它再拔出來也是大工程就是了)。

飛機面朝大海方向起飛,當時正好落日,看著窗外高速旋轉的螺旋槳和被切割的夕陽,景色美得連我這樣的浪漫絕緣體都不禁吁歎起來,抓緊時機拍了幾張照片。而我那滿是情懷的朋友倒是在看到我的口述及照片時,不解風情的問我:「所以每次起飛都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囉?」



飛過一排排座落於紅海旁的高級豪華飯店,我們抵達Eilat。已經黑夜了,卻十分的悶熱。我和我朋友走到當晚的住處簡單的辦了入住手續,因為隔天清早便要出門入境約旦,便早早睡了。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雅法古城

關於雅法的名稱來由有許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命名自諾亞的第三個兒子Japhet,或是希伯來文「美麗」的字Yofi。

作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雅法這個海港城市四千多年來環視著地中海。她也因為戰略地位多年來成為攻佔目標。二十世紀早期,遊客們通常會透過雅法城市進入巴勒斯坦,但是傳因為海岸線太多碎石而無法靠岸,所以當時人們都會在海外下錨,並用橡皮筏或划艇運送旅客到港口。而今日,雅法因為保存了滿是畫廊、商店和餐廳的美麗舊城區而成為熱門觀光區。雅法這名字也在歷史上一再被提到,例如建造所羅門王聖殿的黎巴嫩雪松是透過雅法港運輸的(「我們必照你所需用的、從利巴嫩砍伐樹木、紮成筏子、浮海運到約帕。你可以從那裡運到耶路撒冷。」);先知約拿為了逃避神的呼召而在雅法出海;希臘傳說中美麗的女神Andromeda被拴在海岸正要被獻給海怪Ketos,後來被Perseus所救也是在此地;西蒙坦納Simon the Tanner曾經住在這裡,使徒彼得後來在此見到異象;羅馬軍隊、獅心理查、拿破崙及土耳其蘇丹都曾佔領這個城市,但是鄂圖曼王國的失勢黯淡了城市生機,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後,便由英國接手管理。

那天剛好是安息日,沒什麼車子來往,我跟我旅伴便決定走大約來回五、六公里的距離去雅法古城。我們沿著海岸線走,風景明媚,陽光熱辣地曬在我們裸露的皮膚,右側吹起溫熱的海風,真是需要一頭栽進海裡解暑!

我想我應該是跟地中海蠻有緣的人,無論如何都繞著地中海在旅遊,但是卻又因為不同文化的角度而顯得氣氛截然不同。但是我這有緣人卻忘記塗抹防曬油,在死海曬得通紅的皮膚承受不住這樣強烈的陽光,甚至感到些微刺痛。還記得小時候最害怕肩背曬傷脫皮,痛到都不能穿衣服。想到接下來還要去約旦的沙漠裡受苦受難,我只好急匆匆地逛完古城再走回住處。

這次定的Airbnb雖然是雅房設計,但是是我非常喜歡的樓中樓!我真是完全無法抗拒任何的美利樓中樓,忍不住一直拍照,希望以後可以永遠住樓中樓。



海的顏色很美麗代表陽光很大,為了色澤漂亮的照片只好犧牲皮膚了!by寧願曬傷也不願熱死自己的背心短褲人


蜿蜿蜒蜒的石磚路,可愛精緻。門牌及小插圖都讓人想細細探究。




歷史遺跡在這邊
最後還看到有人在沙灘上堆厲害的沙雕!要不是真是熱到受不了,一定要坐下來好好觀察到底是怎麼堆起來的。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以約吃什麼?(食物篇)

土耳其澎湃的食物,只要10里拉左右,還有homemade ayran。
土耳其是個物價相對便宜的地方,有些東西比台灣貴一些,食物、民生用品則比台灣便宜,尤其是優格、起司等乳製品,真是便宜到喪心病狂,3塊里拉的鮮榨果汁是我每天的飲料,1里拉的冰淇淋真的寵壞我了,即使我已經住在物價偏高的Beyoglu,這些價格都還是會讓人失心瘋。而我來到以色列,真是天堂掉入地獄。

到達以色列的第二天,我在街上來來回回地走,狠不下心進入任何一家餐廳,因為外面菜單標示的價格都太可怕了!換算成歐元至少都是15歐起跳。西班牙的每日套餐(Dia de menu)差不多也就是10塊,想讓我用1.5倍的價錢去吃一套平凡的餐點,沒門!但是後來餓到受不了,我心一橫,決定找家麥當勞看看這裏的套餐價格如何。我那時候是這樣聲稱的:如果麥當勞價格也是這樣,那就代表這價格對當地人來說還算合理,只是我從一個相對窮苦的地方來,那就認了吧!於是我便在麥當勞(以色列的麥當勞顏色是藍色的)吃了五塊麥克雞塊套餐,附上一份小薯和可樂,花了35shekel,合台幣280元左右。這餐我一邊吃,一邊感覺身上的肉一塊塊地從骨頭上剝落,場景之駭人,心痛的程度可以想像!(我在土耳其和西班牙吃麥當勞都沒這麼貴呢!)於是我痛定思痛,發誓不再去任何高檔、不高檔的餐廳吃飯,將原本預計的budget travel直接改成半飢餓素食體驗營:以色列的水可生飲,喝!相對便宜但價格還是很像從Jason Market買來的白土司,吃!以色列的乳製品貴,禁!halal肉品依照不同等級加錢上去,禁!水果?你餓到還有心力奢望水果?禁禁禁禁禁!

提到乳製品,我發現我一直誤解了以色列。我原先以為以色列的乳製品價格之所以如此高昂,是因為他們的土地貧瘠、氣候嚴苛而受制於環境沒有辦法生產,只能靠國外進口。但是上網查了資料,不對啊!以色列乳牛平均產乳量居全球之冠,且他們運用高科技及管理,以色列的乳製品甚至大量外銷至周邊國家及歐美地區。那怎麼還那麼貴呢?網路上有人這樣解釋(看到真的有些難以理解):假設一塊荷蘭起司在以色列原先要價18shekel,首先為了得到Kashrut認證,需要花費3shekel,其中包含發送給國外的拉比代表團。2shekel的運費、2shekel的港口及倉儲費、每公斤5.6shekel的海關費也需要加上去——此時價格來到30.6shekel。接下來進口商為了自身獲利,將價格提升25%,也就是38shekel;市場環節為了利潤,再使這塊起司的價格多了38%——51shekel。最後,政府的增值稅將價格帶到了天價,60shekel。

無論這個推論是否正確,這樣的高價使我在以色列旅遊很少真正感到飽足,回到土耳其看到任何食物都眼放綠光⋯⋯以下附上我在以色列的食物花費。 



 第二天午餐吃五塊雞塊麥當勞套餐,35shekel,約為280台幣。晚餐在旅館樓下的超級市場買了泡麵,加上白吐司及一小罐果醬,共42.7shekel。

我的決心在餓肚子時完全阻止不了我,第三天早上決定試試Ice Coffee 18shekel約台幣150元,忍不住多點了一塊(鑲金的)小蛋糕,要價36shekel(約290台幣)。
在死海認識的朋友請了我一杯啤酒和一些小餅乾,外加塗了果醬的白吐司,這是我的午餐。
晚上吃了便宜又大碗的泰式炒麵,有青菜有肉有飲料,將旅行幸福的心情推向最高峰,花了20.9shekel。
伯利恆餐廳老闆請我的甜點
第四天早餐吃白吐司+水。在伯利恆點了一杯柳橙汁10shekel,吃小販請我的falafel當午餐。晚餐再吃一包之前買的泡麵。

第五天進入鯊魚的feeding frenzy模式(在此模式下,鯊魚會根本不看眼前到底是什麼東西反正吞下去就對了!by Discovery莫名其妙吸收到的小知識)點了史上最貴的kebab,天價54shekel(沒加麵包但是因為我拿了一瓶小芬達......)吃完以後大崩潰。晚上去超市買了義大利麵和一小瓶茄汁醬當晚餐及隔天早餐,詳細金額忘記了。
一包吐司17.6shekel,相當於140台幣

在約旦走day tour行程,餐費不另計算,因此像是餓鬼附身,每天都要吃超飽。

從約旦回到以色列時,因為遇見新朋友,心情愉悅不小心又胃口大開,點了義大利麵當晚餐,47shekel。(此時已麻木)

最後一天住的青年旅館有附早餐buffet,真是天堂一般,帶著感恩的心情大快朵頤,回到土耳其的懷抱。


p.s.也許有人看到我的飲食記錄會感到困惑與可惜:為什麼不吃街邊小吃呢?街邊小吃通常都便宜且最貼近當地生活,我其實也想試試。但是我的腸胃比較敏感,很容易脹氣、反胃噁心或腹瀉,病痛的身體無法跟上我的旅行速度,況且每一次的移動我都一定會水土不服,實在不能再讓腸胃參一腳了。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海灘就是萬靈丹-特拉維夫

沿著隔離牆走,就會到達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檢查口。通關口前是個非常擁擠繁忙的區域,有小型市集,每個人都扯著嗓子講話。下了計程車,有個男人對我說:「妳要去通關口?那裡已經關啦!妳要去另一邊!」

我嚇了一跳,明明時間都查好了,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情?連忙往回走想去找服務台或什麼確認。走到一半,心想:不行,我都沒看門到底有沒有關,怎麼就樣走了呢?不甘心的折返,我直直往檢查處衝。果然,門是開的。

那個男人真是莫名其妙!

經過了長長的通關走廊,一路上都沒有人特意攔住我(甚至年輕軍人還友善的朝我打招呼,可能我看起來太無害了),我很容易地回到了以色列。但是對巴勒斯坦人而言,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今年的九月底,有位巴勒斯坦女大學生就在檢查站遭到七名以色列士兵近距離射殺。據以色列官方說法,女學生試圖持刀衝向士兵,但是在後來展現的照片中女生並沒有手持武器。這件事情引起巴勒斯坦人的憤慨,他們舉行了一連串的示威,數百人向以色列保安部隊扔擲燃燒彈及石頭。抗爭越演越烈,以色列保安部隊向兒童與青年為主的示威者荷槍實彈鎮壓,造成多人傷亡,後來更派出便衣混入人群中拘捕示威者。

到了公車站,稍微詢問後就搭上了返回耶路撒冷的公車。返回耶路撒冷是為了轉車,我下一個目的地是人人都愛的特拉維夫,春天的山丘(Hill of spring)!但是在前往度假勝地的路上,差點發生車禍,讓我看到以色列人民特別的一面。

美麗的耶路撒冷:)


公車快速地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路交通順暢,這時前方的車輛忽然緊急煞車。司機反應很快,立刻踩下煞車減速,一瞬間大家身體全都因為慣性而前傾,我的額頭甚至直接靠到了前面的椅背,我見到塑膠袋、水杯及書本等雜七雜八的東西不受控制地往前飛,甚至有件滾輪式行李箱滑到了我腳邊。公車急急停下來,堪堪停在那台車車尾後方。

司機按了一聲短促的喇叭。

乘客默默地輪流向前時回自己的物品,有人繼續讀經,有人戴上耳機聽音樂,有人重新接啟剛被中斷的電話。

司機沒有說話,乘客沒有開口,車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抱怨或是咒罵。

公車繼續開,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我跟我旁邊的旅伴討論起這件事情,覺得這某方面雖然值得崇拜,不過也冷漠過頭了吧!想像在台灣的公車上,幾個中年人拍著胸口說「哎呀剛剛真是嚇死我了!」,年輕人低聲嘟囔「搞什麼鬼啊」,然後熱心一點的就說「啊司機幸好你沒有開那麼快捏,前面的也太亂來了吧!」幾句話緩解剛剛驚嚇的心情,這樣感覺比較適合我,全然的安靜真是差點憋出病來。

特拉維夫的天氣很好,我們停在公車總站,詢問了一下搭公車到我們airbnb住處的方式,順便跟路人談起天來。他說他叫Yehuda,猶太人的希伯來文便是Yehudim(猶大的後裔)。他問我喜歡以色列嗎?喜歡耶路撒冷嗎?我和他分享了我在耶路撒冷的旅遊經歷,並告訴他:「我覺得耶路撒冷很特別,三個宗教和平共處,分享同個起源。」

他很高興我喜歡以色列,但他不滿意我的論點。「你要知道,猶太教才是最古老的宗教。它是一切的開端。」他澄清:「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參考猶太教,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但那些東西,都還是猶太教的。」

他一臉「我們猶太人就是這麼棒」的表情逗樂了我。無論他說得正確與否,驕傲於自己的文化,認同自己的國家及堅定地擁護深愛的土地,這種強大的自信與歸屬感讓我深深嚮往。


把行李放在airbnb住處後,就沿著小巷子走到底,看到特拉維夫的夕陽。


無處不見的以色列國旗



在沙灘上看到有人在冥想,覺得好有趣

隨便走走看見的彩繪房子,這張有點嚇人
可惡小熊也太萌了吧!